上海为何“老年人死得多 出舱了又复阳”:张文宏没说实话!
来源:新时代话筒
最近上海的感染人数在持续下降,这轮疫情迎来了关键转折点,离全面胜利很近了。但是,上海本轮疫情中出现了两个不同与往的异常现象,一个是老年人死亡率高,另一个是不少患者出舱了又复阳。
对于这个异常现象张文宏的解释是老年人基础病多,还睁眼说瞎话不是因为新冠导致的死亡…其实他并没有说实话。本文尝试着分析下导致这两个现象背后的关键原因。
自2月26日以来,截止5月7日本轮疫情累计死亡536例,累计本土确诊55599例,治愈出院48098例,在院治疗6965例(其中重型412例,危重型84例)。
本轮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城市一个是上海,另一个是长春。
上海:截止到2022年5月7日,累计本土确诊60583例,死亡543例。
长春:截止到2022年5月7日,累计本土确诊病例25170例,死亡0。
这个差距太大,大到令人不解!
长春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医疗条件,跟大上海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长春在新冠患者救治方面却甩了上海几条街。
上海方面每次发布通告时,都把死亡原因归结为“年龄大,且有基础疾病”,难道长春的患者全都是免疫力强大的青壮年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看看有关长春重症患者救治的报道!
长春市60岁以上的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也不少。
那吉林省长春市是如何做到“零死亡”的呢?
从吉林省委书记强调“抓好中药预防治疗”到全省6500多名中医医护人员投身抗疫一线;
从方舱医院中医药全覆盖到定点医院中西医联合会诊;
从社区筑牢中医药防控屏障到多措并举保证中药供应,迅速提升4倍中药产能……
吉林省在每个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每个病区,均配备了1名以上具有新冠肺炎诊疗能力的中医医生,针对轻型、普通型患者,采用分层用药治疗方式,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建立医护团队,实行“一人一方”治疗。
在此轮吉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程介入、深度介入的中医药发挥这关键作用。中医药的及早全程深度加入是吉林省控制大规模疫情的关键“砝码”,是长春市保持“零死亡”的根本保障。
吉林省的经验就是:中医及早全程深度介入,这也是屡次疫情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换句话说,只要贯彻落实“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全程深度参与防治”原则,实现动态清零并不难,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也可以不必死。
同样的病毒,同样的防控方针,同样的救治原则,为何上海的死亡数字如此之高呢?
有网友怀疑:在新冠患者的救治中,上海没有落实“中西结合”、“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全面参与防控”的原则。
笔者想破脑袋,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实在想不出是有什么原因能让如此发达的大上海死了这么多人。
联系到下面的这些事实情况,笔者就更加坚信了网友们的这个怀疑。
1.上海的西医专家、科普达人普遍认为轻症、无症状感染者无需药物干预,身体可以自愈,并且通过媒体大肆宣扬这个观点。
胡必杰,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公开传递“无症状、轻症不用药”的观点。
由于这些专家的误导,导致方舱医院里中药汤受到不同程度的抵制,不少感染者拒绝服用或者偷偷的倒掉,隔离点、阳性病例的小区用阻断的预防汤药很多被随手扔掉。
2.援舱医生公开号召抵制中医药。
作为一名医生,在前线支援作战时,公开号召大家抵制前线总指挥发下来的中药汤,并且在没有任何考证的情况下把服用完汤药出现呕吐的情况直接视为药物的副作用,朱医生觉得还不过瘾,把这番言论还公之网络。
到目前为止,朱筱吟医生的此番行为,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张强医生集团没有任何表示,上海相关部门也没有任何说法。
以小见大,管中窥豹!
3.还有件事,也能从侧面说明上海方面对待中医药的态度。
4月15日张伯礼院士赶赴上海救人去了,但是没有一家媒体公开报道,要不是4月21日天津中医药大学的公众号发布这则消息,全国人民恐怕都不晓得。
其它地方的媒体不报道,还可以找很多理由,上海本地的媒体也装聋作哑,这就说不过去吧?人家一个院士、人民英雄,来帮助你大上海治病救人,你连点笔墨都舍不得?
从以上这些现实情况中能判断出:网友们的怀疑是有根有据的,是接近事实真相的。
中医并重、中医药全面参与防治,在上海遇到了很大阻力,这些阻力来自多方面的。
这导致患者进了方舱医院后几乎没有任何的治疗干预措施,都是靠自己自愈的。上海本轮疫情中有90%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果这些人大多靠自愈,如今出舱又复阳也就不难理解了。
面对飙升的死亡率,4月15日中央不得不再次派张伯礼院士赶赴上海。
4月19日张伯礼院士主持制定上海市中医药救治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专家共识,同时主持召开共识培训会议,对上海市、区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转运平台中医药工作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培训。
张伯礼院士说:“对于无症状感染者的治疗,西医无症状,中医有证候。例如一些无症状感染者,虽然没有新冠肺炎的症状,但可能会有倦怠无力、舌苔腻、大便黏滞不爽、脘腹胀满等中医症候表现,在这个阶段及时用中医药干预,起到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往往能取得较好疗效,使其不成为确诊者,也促进核酸快速转阴。”
张伯礼院士还说:“治疗老年患者一个重要原则是治疗关口前移,先症而治,截断病势,重视基础疾病变化。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要采取针对性精准治疗,一人一策、一人一方、一天一方的方法施治”。
张伯礼院士又说:“患者核酸转阴、符合相关指标要求之后就可出院出舱,但有些人并没有完全治愈,有的人免疫功能还未完全恢复。对于新冠肺炎出院出舱患者,还需要有一个康复的过程,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西医做健康评估,中医促进康复。”
从张伯礼院士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医药在新冠患者救治中发挥全链条式的独特作用。
只要坚持贯彻“中医药及早全程深度介入”这一有效经验,无症状、轻症的可以加快核酸转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重症患者,也可以不死。
在西医标准看来出舱了的,在中医看来不一定完全康复了,复阳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西医束手无策的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在中医看来,也是有有效对策的。